
-
作者:广东省新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页数:117 出版社:广东省新兴县印刷厂 出版日期:1995.03 目录:第17页 赤心桑梓的领头雁--梁仲伟先生事略&冯晋衍 颜德忠
-
广东新兴六祖慧能故里 12-24广东新兴县是中国禅宗六祖惠能的出生地、圆寂地和佛教典籍《法宝坛经》的成书地,被誉为“中国禅都”是省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为打造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据云浮市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五大产业。一是禅文化生...
-
六祖经典名句 12-2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敦煌本记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
-
《六祖法宝坛经》 12-24一、《坛经》的书名及版本《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大梵寺施法坛经》,后来整理者嫌书名太长,便取书名为《坛经》。《坛经》原本亦称《六祖法宝记》,早已失传。随着南...
-
六祖圣迹 12-24(一)龙山国恩寺国恩寺又名龙山寺,位于县城南15公里六祖镇龙山脚下,始建于唐弘道元年(683年),名报恩寺。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赐名“国恩寺”,是六祖惠能的故居和圆寂之所。国恩寺依山而筑,规模庞大...

广东东南特委的成立和撤销的经过-梁广
简介: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前夜,广东省委代书记李大林来我家告诉我说,广州即将沦陷现在决定成立粤南特委,书记由梁广负责,以梁广、吴有恒、曾生、孙康和杨康华共五人组成,前四人是原省委委员,梁广是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是原香港市委书记吴有恒,宣传部长是原广州市委宣传部长杨康华,我当时只知道广州市委宣传部长是吴超炯。东南特委管辖范围是,宝安、惠阳、东莞、南海、番禺、顺德、中山七个县,和广州、香港、澳门三个城市,特委机关设在香港。七县三市沦陷后,东南特委就负责领导沦陷区敌后工作。
直到广州沦陷时,广东省委原来的管辖范围是不包括以下两个地区的;一个是东江地区即梅县、五华、惠来和以东地区,那是属闽粤边省委管辖的,另一地区是海南岛属中央直接领导的,广东省委有责任跟海南岛取得联系并给与指导帮助,省委直接领导管理的基础主要有,广州市约400党员,成分是学生教师占多数,工人很少;香港、澳门共有党员600左右,成分是工人占多数,教师学生少数;中山县委有党员60余人,主要成分是教师学生,工农很少;东莞县委有党员30人左右,教师学生为主,工农很少;另因广州被日军轰炸后,有三所中学迁往顺德、南海两县之间的乡村良滘、简村等继续办学,省第一女中、女师、广雅这三所中学师生党员加上当地小学教师党员共有十多人,曾经成立过一个叫总支的特别支部。以上这些地区在广州沦陷前不久我都去过的,除了这些省委的主要基础其他各地县情况,据我所知当时还未有形成党组织领导机构,但是有党员活动,这些党员有几种情况;一种是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或参加省港大罢工、或参加广州起义或参加过红军的;另一种是在1931年至1933年左右因广东地下党领导机关不断地被国民党破坏,以至在1934年至1936年上半年完全停止了组织领导活动,等种种原因情况下失去联系的少数党员。这些人在1938年初到广州沦陷前,来广州通过八路军办事处及其他关系找到了广东省委,突出的有海丰、陆丰、惠阳、从化、韶关地区各县的,也有海南人和南路人等等,省委为此办过几期训练班,十几二十人办一期然后送他们回原地活动,这些人在当时是无法很好审查的,只能承认与我党有过联系,而不认为是正式党员或承认为正式党员,将来会在工作中考验逐步解决他的组织关系问题;再一种是1937年、38年暑假在广州读书毕业的学生中一部分数量不多的党员,送回原籍开展活动。
1938年10月下旬成立了东南特委,同时撤消了香港市委合并到了特委,改为香港、九龙两个区委由东南特委直接领导。特委设有组织部、宣传部还有青年部,部长是青委书记钟明,后来是余美庆,妇女部负责人是曾珍,这两个部负责人当时还不是特委委员。
东南特委何时撤销呢?
有人说1939年11月底省委决定撤销东南特委的。我是东南特委书记、省委常委都未听说有此事,这又联系到南海、番禺、顺德移交给粤中特委领导的问题是在1940年2月间等等,我认为这种说法没有组织常识。1939年9月间接省委通知定于10月初在韶关召开省委扩大会议,我在9月中旬离港去韶关的,粤中特委书记罗范群是省委委员也同在9月底至12月中下旬在韶关省委,省委根本没有会议决定撤销东南特委,倘若省委由此决定也应告诉我,要撤销东南特委也应等我回东南特委传达撤销原因,当时东南特委地区是广东省委属下最主要的地区(精华地区),要撤销该地区又将怎样安排布置总需要个过程,不是说要撤销就立即撤销这样简单,省委不能拿革命组织原则开玩笑,这是起码的组织常识了。
东南特委是在1940年7月底8月初由粤南省委撤销的,因原广东省委书记张文彬5月底从延安回来,于6月中旬召开省委常委会议决定,把广东省委划分为粤北省委和粤南省委,划分地区是沿西江河至虎门口为界,即西江河的东南和西北沿岸地区为粤北省委主管,西江河以西包括广州、香港、澳门和南路地区为粤南省委主管,张文彬为粤北省委书记,梁广为粤南省委书记,张、梁都是毛主席点名派来广东的。两个省委干部的配备由张文彬负责将原广东省委系统机关的干部统一安排,当时张文彬说:“这是毛主席的指示”(编者注*)。我没多加考虑服从照办。延安新华日报常有报道,中央很重视我华南敌后曾生、王作尧抗日武装的活动情况,划分了两个省委,要把曾、王部队和惠阳、东莞、宝安三个县敌后地区划归粤北省委直接掌握,要我移交给省常委、东江特委书记尹林平接管。
1940年6月原广东省委决定划分为两个省委的会议结束后,我于7月回香港东南特委机关,在7月底8月初执行撤销东南特委的工作,那时我们的处境还好,恢复了香港市委的组织形式,杨康华为书记(他未担任过特派员职务), 组织张广业即张如,宣传吴超炯,职工黄施民,妇女曾珍,青年陈达明即梁瑞坤。市委属下设好几个区委
编者注:从党史研究角度出发,此话真伪值得考究,毛主席在延安找张文彬谈话的内容值得追溯。
198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