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广东省新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页数:117 出版社:广东省新兴县印刷厂 出版日期:1995.03 目录:第17页 赤心桑梓的领头雁--梁仲伟先生事略&冯晋衍 颜德忠
-
广东新兴六祖慧能故里 12-24广东新兴县是中国禅宗六祖惠能的出生地、圆寂地和佛教典籍《法宝坛经》的成书地,被誉为“中国禅都”是省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为打造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据云浮市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五大产业。一是禅文化生...
-
六祖经典名句 12-2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敦煌本记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
-
《六祖法宝坛经》 12-24一、《坛经》的书名及版本《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大梵寺施法坛经》,后来整理者嫌书名太长,便取书名为《坛经》。《坛经》原本亦称《六祖法宝记》,早已失传。随着南...
-
六祖圣迹 12-24(一)龙山国恩寺国恩寺又名龙山寺,位于县城南15公里六祖镇龙山脚下,始建于唐弘道元年(683年),名报恩寺。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赐名“国恩寺”,是六祖惠能的故居和圆寂之所。国恩寺依山而筑,规模庞大...

红色战将梁广(图)
简介:
边纵和南下大师在化州会师。前排左为13军政委刘有光,右为边纵司令员梁广 |
红色记忆
梁念钊 成城
笔者的父亲梁基赵、母亲周群,建国前均担任过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五支队下属的连队指导员,从小常听他们谈起当年边纵的老领导梁广及许多出生入死、英勇斗争的战友的感人故事。
梁广的儿子梁裕荣也曾向笔者述说其父当年在粤桂边区的战斗经历。
1947年下半年,国民党调集重兵,对我粤桂边区进行残酷的围攻,形势十分严峻,梁广向党请缨,奔赴粤桂边区前线。
1948年4月,梁广遵照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的指示,对粤桂边区作了重大战略部署,重新调整了粤桂边区的管辖区域以及党组织和军队的领导机构,决定把粤中地区划归粤桂边区,撤销粤桂边区地委,成立中共粤桂边区委员会和边区临时军事委员会,梁广任边区党委书记兼临时军委主席。他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深入高雷地区特别是化州、吴川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亲自动手写了《去年化、吴地区武装斗争受挫的书面总结》。东海会议在湛江市东海岛的西山村举行,梁广作了上述的总结报告,这是一次重要整风会议。
1948年7月初的一个夜间,在梁广亲自组织指挥下,我军靠刀、梭镖、少量手榴弹,第一次袭击湛江市,参加战斗的部队共300多人。由于是夜间,从“摸营”开始,到袭击成功,进展顺利,歼灭了省保安第十团两个连和一个营部,缴获六七挺机枪,170多支三八式步枪,两万多发子弹。这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一个成功战例。奇袭胜利,士气大振,战士纷纷要求打回老区去。
随着军事进攻的胜利发展,中心县委逐步恢复,健全了党的各级组织,重建了区、乡、村人民政权或“两面政权”,纠正了过去执行政策时“左”的偏向,认真贯彻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争取团结了开明士绅和上层人士。
随后,我军进军化州、吴川又取得重大胜利,广东省保安第十团起义。经过春夏攻势,我军解放遂溪、海康、徐闻3县,又解放了防城、东兴两县城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及钦州的大部分地区,解放区也连成一片;在桂中南地区,经过一系列战斗,以镇龙山为中心的环绕各县及圩镇的解放区已经连成一片;在茂名、电白、信宜地区,游击区更不断扩大。
接着我军又打通了雷州半岛至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的走廊,实现了发展十万大山与六万大山、把粤桂边区根据地连成一片的战略目标。
1949年春夏间,梁广在廉江召开会议,决定每个地委成立一个支队,每个县成立一个团,统一编制,统一指挥,上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审批。6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正式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8月1日公开宣布成立,梁广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下辖8个支队共2.5万多人,有轻机枪336挺、重机枪33挺、大炮20门、长短枪2万多支。
在湛江敌第六十二军直属部队起义的同时,在梁广直接领导下,经过长期的动员、教育、争取工作,广东省保安第三师副师长兼第九团团长陈赓桃1949年10月率部在梅茂县博铺起义。陈率部起义后,向信宜县城进军,第五支队第十五团也同时围攻并解放了信宜城。国民党县自卫总队400多人起义。
1949年10月下旬,粤桂边党委和边纵向全边区军民发出《军事、政治、后勤等方面全力支援和配合野战军作战的动员令》,梁广率主力部队5000多人,从雷州半岛根据地向东推进,迎接野战军协同作战;并命令下属各支队配合野战军狙击逃敌;在廉江、遂溪、茂名、信宜和广西境内的南宁、钦县、合浦一带又配合野战军大量歼敌;更向柳州方向进发,配合沿湘桂铁路南进的野战军解放南宁。我粤桂边各支队在配合南下野战军歼敌中,积极、主动、英勇、果敢、战果辉煌,受到野战军表扬。
10月29日,第六支队十七团开赴水东,迎接二野四兵团第十三军先头部队。同日,电白、梅茂两县解放,第五支队十四团解放了高州城。30日,二野第四兵团解放化州城。11月5日,我纵队第一、第六、第七支队在化州城与二野会师,并召开了有第十三军政委刘有光和粤桂边纵司令员兼政委梁广、副司令员唐才猷、政治部主任温焯华等参加的隆重会师大会。粤桂边战役,历时25日,白崇禧集团和余汉谋集团除2万多人逃往海南岛和越南外,十多万人全部被歼,其中粤桂边纵队歼敌2.4万多人。
1949年12月10日,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赓、副司令员郭天民、政治部副主任胡华贵致函梁广,称:“梁广将军:此次围歼白匪战役中,粤中、粤桂边军民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力支援前线,自动缴献粮草,抢修桥梁,许多地方县长亲率担架到前线抢救伤员,沿途广大军民及党政部队同志,皆以忘我精神日夜在伤员转运站服务,使伤病员及时得到治疗与热情照顾,隆情厚意,深为感动,粤桂边纵更主动配合战斗,充满手足情谊,大为减少了我们作战的困难,有力地保证了前线的胜利。特代表全军向你们及全区人民致以谢意。”